【爆】镇馆之宝神秘精美的五管瓶却是人生最后一站的祝福

  龙泉窑是陶瓷史上沿续历史最长窑场最多分布最广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在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17年,作为龙泉窑核心区的大窑龙泉窑遗址正式入选第三批家考古遗址公园,足可见其影响深远。

  本期镇馆之宝,让我们走进龙泉青瓷博物馆,赏一件家一级文物北宋龙泉窑淡青釉莲瓣纹带盖五管瓷瓶。

  抵达龙泉的那一天,阴雨绵绵,山间云雾缥缈的景象似乎引导记者拨开层层迷雾,探寻龙泉窑悠久的烧制历史。

  带着对北宋龙泉窑淡青釉莲瓣纹带盖五管瓷瓶的种种疑问,记者到龙泉青瓷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系统介绍龙泉窑发展历史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专题博物馆。

  从远处看,博物馆的外型犹如一个巨大的窑炉。据了解,博物馆主体建筑的设计出自我著名建筑设计师工程士程泰宁教授之手。建筑造型以考古发掘层层叠叠的青瓷器物破土而出,自然地放置在田野之为灵感,以瓷韵在田野上流动为创意。此外,博物馆采用了目前际领先的单双曲面清水混凝土工艺,是我首个清水混凝土风格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仿佛步入了窑体内部,厅内上部的龙泉青瓷博物馆由书坛泰斗沙孟海题写。

  记者所要找寻的北宋龙泉窑淡青釉莲瓣纹带盖五管瓷瓶位于青瓷的记忆展厅。该五管瓶瓶高42cm,瓶身高31.2cm,口径8.2cm,最大腹径20.5cm。

  上部的盖饰有精巧的动物与纹路,可分三层,上层捏塑呈出水荷叶状的钮座,荷叶为花蕾形盖顶钮。层为半浮雕状覆莲瓣纹,莲角外翘,瓣面填以叶脉纹。蒂部呈池塘形,塘内堆塑四只水鸭作悠悠戏水状,其两只嘴衔鱼作食式,另两只则作觅食之态,鸭翅有张有合,如扑如栖,体态逼俏,生意盎然,富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风味。下层收作圆筒形,是为盖口。

  在肩腹交接处,堆贴有绉折状泥条印捺纹,形似水波。肩部安六面体荷茎状五管,管端呈四齿,主体相距均匀,微微向内弯曲,与器口行,管间饰变形如意云纹。腹上部的半浮雕状五层覆蕉叶纹清晰可见,瓣瓣起筋,瓣内填以叶脉纹,下腹部饰六条直棱双线,线间各饰一朵变形如意云纹。

  整体上,五管瓶釉色淡青,装饰手法以堆贴和刻划花为主。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长吴明俊告诉记者,虽然龙泉为龙泉窑的原始地,窑址遗址分布众多,但因精美的完整器多进贡给皇家或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本地出土的完整的龙泉窑青瓷器物是极少的。这件五管瓶是在龙泉本地出土的龙泉窑初始至发展阶段所生的最为完整和最为精美的瓷器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在制瓷历史上,龙泉窑是延续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青瓷品不仅行销全各地及供宫廷御用,而且自宋代起通过陆路和海路远销亚非欧五十多个家和地区。

  2009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代表作名录,成为目前人类非遗库唯一一个陶瓷类项目,填补了陶瓷类的空白。

  龙泉青瓷历史悠久,起源于公元三世纪,在长达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逐渐形成了青釉配制厚釉装饰青瓷烧成开片控制四大独特技艺。在宋代,龙泉青瓷创制出哥窑弟窑两类代表性品,烧制出了如玉一般的粉青梅子青的精美釉色,把青瓷烧制技艺推上巅峰。

  除了五管瓶,龙泉窑品还有众多不同种类形制的瓶类,如凤耳瓶贯耳瓶八角瓶梅瓶盘口瓶长颈瓶龙瓶虎瓶等。

  虽然五管瓶是北宋龙泉窑瓷器的一大亮点,但它并未贯穿于龙泉窑始终。吴明俊说,五管瓶俗称五端壶等,其主要用途是作为明器的谷仓,含意为五谷丰登。因是由越窑的谷仓演变而,在绍兴地区,方言五管谐音五嘴五子,因此还有五子登科之意。

  作为明器,五管瓶是五代北宋龙泉窑一类常见器物,它随龙泉窑的出现而出现。此类器物在龙泉宋墓一般与盘口长颈瓶组对,多伴有执壶出土。这在北宋龙泉窑淡青釉莲瓣纹带盖五管瓷瓶的发现过程也得到了印证。

  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1976年12月,龙泉县茶丰今龙泉市查田镇墩头村在后垅源兴修农田水利时,村民王元培发现了这件五管瓶,同时发现的另两件龙泉青瓷文物分别为盘口双系长颈瓶和执壶。

  随着时代的变化,民俗文化也随之改变,在历史的潮流,五管瓶渐渐被南宋期出现的龙虎瓶取代。

  从上文,大家已经了解到,五管瓶多作为明器出现。在现代考古学界,也有人称之为魂瓶。

  任何文化现象都承载着现实社会的发展脉络,五管瓶也在历史演变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作为曾风靡一时的随葬品,它与民俗惯丧葬文化的发展同步。

  资料显示,五管瓶是从唐代的多角瓶演变而,至北宋,五管形式较多,但并不唯一,甚至还出现有六管十管十五管的形制。

  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农业商业手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随之繁荣的还有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随着民间丧葬俗的改变,葬品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多管瓶的形制也愈发多样。

  除了瓶身从丰满向修长发展,多管瓶承载的寓意也更加丰富。多管瓶多与盘口壶执壶成套出土。在当时的社会葬俗,多管瓶用于装谷物,也称为谷仓,盘口壶则用于盛酒。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英大维德基金会所藏的一件龙泉窑青瓷盘口瓶,腹部刻有铭文元丰三年闰九月十五圆日1080年愿上邑粮膺罂承贮千万年香酒,归去伯百年,归后荫荟千子万孙,永招富贵,长命大吉,受福无量,天下太。这也表明,该器物是盛酒并随葬供逝者享用的。

  为逝者准备谷仓等,不仅表达了祝祷先祖尊崇亡灵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我古代的农本思想。此外,人们也在这些明器寄托了避灾驱邪的美好愿望。

  千百年,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与五谷丰登的安乐生活。当艺术技术达到一定水时,人们便将这些祈求以精美的艺术形象附于随葬品之上。而这些随葬品也因承载特有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了研究龙泉青瓷的文化瑰宝。

  部分图片由龙泉青瓷博物馆提供